研讀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今天是0625(星期一),和太座開車上山,特別走捷徑上火焰山,當走到山頂時,看太座有點喘大氣,我問太座:「怎麼樣!這樣走感覺不一樣吧!保證是汗流浹背。」太座說:「我有點昏昏沉沉的,或許開水裡需要加點鹽,以調節電解質。」這讓我想到今天的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在講述世間的萬事萬物,福禍相依的道理;我們以為爬山運動充分流汗,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然而,如果運動過度超過自己的能力,甚至沒有適時做好調節身體的準備,有時真的會事得其反的。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1.jpg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譯】: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是因為有醜相對照;也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是因為有惡相對照。所以,「有」和「無」是互相對立而產生的;有了困難才知道容易,因為感到容易才知道困難,困難和容易是相輔而促成的;長和短是因為互相比較所以展現;高和下必須互相對照才有了圓滿;音和聲由於協調才顯得和諧動聽;前和後因為彼此排列才有順序。這是恆久不變道理。

因此,聖人用「無為」來面對世事警惕自己,而不是用空洞的語言教化他人,這就像天地一樣讓萬物按照自然法則而生長,並滋養了萬物不外加干涉,而撫育了萬物而不自誇,萬物靠它生長並不據為己有,並為世間萬物立下顯著成就卻不自居其功,正因為它不居功自傲,所以它的成就永久留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