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運動、多動腦

今天是0513(星期三),一早依舊帶太座爬山去;並且,明天我們將開始作今年第一次登山旅遊活動,地點包括:清境農場賞合歡杜鵑、武陵農場爬桃山、拉拉山神木之旅。其實,這也幾乎是我和太座近十餘年來常態性的年度登山活動。

1.jpg     

醫學報導:要多運動、多動腦、多參與可降低失智風險,其中在運動方面特別提到:中年時期能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包括:爬山、慢跑、快走、騎自行車、游泳等30分鐘以上會流汗為原則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六成。阿茲海默症又稱老人痴呆症,近年來,全球邁向高齡化的社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不斷攀升,對家庭和社會將造成嚴重的衝擊。

因此,引起全世界各方的關注並投入相當大的心力從事研究。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別能力、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通常在老年期 60歲以上發病。癥狀表現為逐漸嚴重的認知障礙(記憶障礙、見當識障害、學習障礙、注意障礙、空間認知機能、問題解決能力的障礙),逐漸不能適應社會。調査顯示,80歳以後15%的人有罹患痴獃性疾患的危險。

大規模調査顯示多攝取蔬菜、魚蝦類食物將減少患阿茲海默病的幾率,肉類的過多攝取則會使得機率提高。藍藻生物皆含有神經毒素BMAA,已證實會對動物產生強烈的毒性,加速動物腦神經退化、四肢肌肉萎縮等等。藍藻門的生物包括髮菜、螺旋藻等等。

每週23次以上規律運動的習慣,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太極拳、元極舞等都是不錯的成效。潔明與太座近十餘年以來爬山或騎車、慢跑、打羽球等運動,真的讓身體獲得適當的舒展與新陳代謝。

至於腦袋瓜子也要多活動,會讓身體的指揮中樞擁有靈活的判斷能力。像是「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參加學習課程、學習新知、閱讀書報雜誌、寫作、猜謎、打橋牌、打麻將、繪畫、園藝、烹飪、縫紉、編織、規劃旅遊、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等等。」像是潔明和太座每天一定要上網看當日的新聞、健康資訊、體育活動或與朋友在e-mailblogLINE上分享新知,並對今天所得以電腦撰寫文章讓朋友們分享!您相信如今太座衣服脫線、破損,或是鞋子開口等等,還都是我為太座縫紉修補嗎?我還樂此不疲呢?

人是一種極為特別的靈性動物,年齡愈長愈要學著適應新奇的活動,否則腦部退化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其實在整個地球的世界裡,惟有人類有這個條件;因此,我們必須把握與生俱來的知能,依自己的條件做適合自己的運動與動腦活動,讓體能、智能隨著年齡的增長,緩慢再緩慢的退化,直到圓滿的一天。

祝福大家!健康平安、如意喜樂

Cjmchang 2015.0513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