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讀經心得分享十七

第九卷

修行莫「妄想、執著」,避免為惡魔得其便

今天是0513(星期五),台灣目前新冠疫情單日確診,傷心獲全球第一,目前全球逐漸走向正常化並且與病毒常相左右,這正是在敬告世人目前的新冠病毒已經流感化,疫苗已經難以發揮應有的成效;因為,該疫苗原本就是一個研究不完全的實驗性疫苗。如今的作法:就是我們要為自己創造良好的免疫系統,也就是每天都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良好的飲食(多吃蔬菜)、良好的運動、保持愉悅的心情、出門戴口罩、保持良好的清潔習慣等等,一定要回歸做為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樣子與作為才是王道。今天持續讀經,敬請分享:

楞嚴經第九卷.jpg

佛云:“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贊歎淫慾,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佛又再次為阿難及眾修行眾生開示:「以上所說的十種魔,當末世的時候,在我佛法中出家修道,或附在人身上,或自己現形,都說已成正遍覺知;甚至還讚歎淫慾,破了佛所教的戒律和威儀,先由魔師與魔弟子們,以淫慾為修持的方法,彼此相傳,被這些邪魔精魅之類,迷惑了他的心腑。近則九生,多至百世,使令一般真實跟他修行的人,都成為他的魔眷。等到命終之後必為魔民,更喪失了正遍覺知,甚至墮入無間地獄。你現在不須要先取寂滅,即使得到無學的果位,也應當發願留住世間,進入末法之中,發大慈大悲之心,救度一切具有正心的深信眾生。使他們不要著魔,而能得到正知正見。我現在已經度你出離生死,你應當依我所教,才是報佛之恩。

這十種禪定中的境界現象,都是妄想陰(五蘊)的慾求太過,與外魔的交感互變,所以顯現這種情形;因為眾生迷頑無知,又不自忖己德,量己能力,一遇到這些境界現前,不但不能識別,還惑魔為聖,自言已得無上涅槃聖果,成大妄語,以致墮落無間地獄。當我滅度以後,要把這個道理,傳示於末法時期的大眾;普遍的讓大家開悟其中義理,莫使天魔得其方便。保護扶持一般修學的人,使其得成無上大道。」

以下是十種魔境:

一、「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修行人能勇猛精進,想得到善巧、方便來說法利生,原屬善意,無奈於定中起心動念即為毛病。何況貪求善巧,便為魔所乘而來擾惱。

二、「心愛遊盪,飛其精思,貪求經歷。」三摩地中,忽然生起愛好遊蕩的念頭,喜歡遊歷十方,僅此一念貪求,便成為招魔的緣由。

三、「心愛綿(ㄏㄨ),澄其精思,貪求契合。」忽然生起愛慕之心,以為定心已達綿密,甚至再貪求能與諸佛吻合妙用,以便上契諸佛,下合眾生。於是澄寂精神,竭盡思慮,貪求契合。

四、「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在修正定過程中,忽然喜愛窮究萬物的根本,及物性之始終。於是提起精神竭盡心力,貪求分析物理,辨別萬物的變化,即因此一念貪求,便為天魔所乘。

五、「心愛懸應,週流精研,貪求冥感。」生起愛好遠劫的聖靈相感應,於是周遍流歷,精研窮究貪求冥感。即此一念貪求,便為招魔之由;懸就是遠的意思,貪求和遠劫聖靈或相隔千里之老師親朋心靈的感應。

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谧。」愛求更深的定境,嚴格剋己求證,不計辛勤,願意隱居於寂靜的地方,來貪求契入妙理,便是招魔之由。

七、「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貪愛知見,勤苦研究尋求宿命的來源。於是招像是山神、林神,或是土地城隍,或是川嶽鬼神,年老成魔,做魔王的使者,專門宣說淫穢之事,來破壞佛的律儀。又常和他的徒眾,一起暗中追求五欲:財、色、名、食、睡等。

八、「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愛求神通的種種變化,而研究變化之元,貪求神力。如阿羅漢的十八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自在變化,即此一念貪求,便是招魔之由。

九、「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忽然生起愛入寂滅的心念,研究萬物變化的體性,貪求最深的空理。不但希望身境俱空,並想沉沒自在。這一念貪求,又是招魔之由。

十、「心愛長寿,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生起喜愛長壽的念頭,於是辛勤地研究幾微,貪求長生不老,捨棄三界以內有形的分段生死。希望得到無形的變易生死,而得細相常住,這一念貪求,便為招魔之由。

Cjmchang 2022.0513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