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嘉義傾聽學習之旅

昨天是0125(星期五),在老同學榮銀兄的召集下,一行包括:榮銀、國勝、志中、蕭傑、劉女士、少平(夫婦)、潔明(夫婦)等計九位,各自搭車到嘉義探訪精研佛教〔泱衜(肇邦)〕大師同學;我們在中午1120左右分別到達肇邦同學家,同學們遠道來訪自然是喜上眉梢,印象是近五年多來每年嘉義之旅,已經成為年初向大師同學請益佛法的重要旅程。午餐由國勝同學代為在附近一葉餐廳預訂一桌宴席,席間同學們少不了開懷暢飲話家常。餐後再回到肇邦同學家品茗,並傾聽大師同學開示:

嘉義學習之旅.jpg 

其實,在我和太座自板橋出發之前,大師同學就在我的LINE開示佛性圓滿的道理,是這麼說的:

尊貴的妙吉祥諸友暨同参師兄丶同學丶同儕丶同事們:

有幸在這一期的生命示現中,值遇共轉菩提法輪,最近常有説及臘八夜睹明星到尾牙十六的月圓所引諭《佛知見》者,泱衜淺釋如下,供研参:

月輪者,指的是吾人的心性,經云:〔一念間知見,心性形月輪〕,一念間是無前後際的,這時候的知和見都要像月輪一般;這月輪的自身是常恒淨潔,圓亮豁朗。但是若從現象來看,自然就會有雲晴圓缺,周而復始的看法。

菩薩知見的月輪觀,正是屬於此者,有循序漸進的環狀概念,由月初一到初十的十波羅密和月十一至十五的五智波羅密,共十五道。經文這様子寫:道人心,圓月輪,十五分。是十五道,元來性具,是名心性,是名佛性。

顯然,佛陀隨順菩薩知見(月輪觀)的同時,也説了佛的知見(月輪觀);佛知見的月輪觀是什麽?便是從本質著眼,月輪起始以來都是圓的、全的,從來没有半月、弦月、缺角、缺漏過。所以才接有《一念間憶念,我身毘盧理》毘盧遮那佛,常住此月輪。毘盧者,含三特性:

1.光無生滅。

2.普成作務。

3.遍照淨滿。

尊者們:我們如實知自心否?自相如實安住否?在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中,佛陀告誡我們,勿妄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莫以(六塵缘影)為自心相。因為我們很容落入習慣性的錯覺;所以,菩薩知見是有别於佛知見,關鍵在《降三世》是降伏用字或升降用字,是破開時間或臣服於時間?這正是所謂五濁惡世的刼濁,菩薩道跨入佛道的門檻。希望對尊貴的您,見地上有所帮助。

毘盧泱衜妙吉祥

在聽完大師同學開示後,大師同學極為貼心,再開車送同學們到台鐵嘉義站,榮銀、蕭傑、志中、少平夫婦繼續到台中探望梁瑤璞同學;之後,再開車送我和太座到嘉義高鐵站,我和太座搭乘1832時往板橋的672號列車於1950時回到板橋,滿心歡喜地結束今年的學習之旅。祝福大師同學:「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Cjmchang 2019.0126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