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自在

今天是0225(星期一),猶記得前幾天官校同學畢業46周旅遊活動期間,難得見到幾十年沒見的老同學,並且在閒聊中看到他談笑自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他說話的態度上,是那般的自然、自在,我幾乎可以確定他目前狀況很好,的確是讓我放心不已。

無處不自在.jpg 

慈濟靜思語證嚴法師有一段這樣的話:「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一個人如何能像水一般﹝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呢?我們都知道水的特性有三相:氣態、液態、固態。常溫之下的水是成液態並沒有一定的形狀,因此將水盛入在方形的瓶內,則水就成方形;如果將水盛入在圓形的瓶內時,則水就成了圓形。但是,如果加溫將水溫上昇到沸騰時,水就氣化成氣體浮游在空氣之中,當遇到冷空氣時,水氣又結成雨滴成液態。而如果將水持續降低溫度至零度以下時,則水又凝結成固態,所以水是極為奇特又成為生物必須賴以為生的物質。

然而,水除了三種特質之外,在本質上有其柔軟的特性,所以它能隨方就圓並且自由自在;但是水又有極其堅毅不拔的特質,像是滴水穿石;當涓涓細水經長年累月能將堅硬如花岡石穿孔之能力,又像是冰河長年累月可以將山川切割成難以想像的模樣。而人要如何學習水的特質隨方就圓,自由自在呢?而學習水的隨方就圓,自由自在的目的又為何呢?過去我們常聽老人家說:「做人一定要外圓內方。」大致上是說與人交往一定要圓融,這樣必定是與人甚至和萬事萬物保持善緣;而內心深處確要方方正正的,這是保持個人的一定格調,以免隨波逐流毫無原則壞了自己的名聲。

不過證嚴法師又更深刻的點出做為一個君子,無論身處任何環境,那怕是惡劣的或是優美的、別人的惡言相向、美言迷惑等等,都要習得忍辱與精進的功夫,甚或是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工夫。自然能破除人類最難以控制的問題,那就是貪念、瞋念、妄想、煩惱、罣礙之念;由於人是靈性的動物,會自然產生分別之心、好惡之心、瞋喜之心,而這些雜念無時無刻都會迷惑我們內心深處的念頭。當念頭起來之時學習就將念頭放下,久而久之就習得有如海邊的陣陣波浪,一波波浪到了岸邊自然熄滅,隨方就圓自由自在的感覺自然就產生了,相信面對任何環境,早已經與大自然融合。

祝福您!「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平安、喜樂!」

Cjmchang 2019.0225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