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不得的情懷

今天是0408(星期一),人們在其一生之中,總會或多或少對自己心愛的物品,隨著年齡的增長,面臨要淘汰的命運時的捨不得;昨天,使用超過10年的高齡相機,這個牌子MINOLTA D-7數位單眼相機,終於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這台曾花了五萬多元買的此品牌最後一代機種,終於到了該放棄的命運,那不是心甘情願的淘汰,而是迫於無奈;最近,看到各種手機產品,高檔的動則數萬元,而且兩年大概就要準備淘汰。甚至,高級汽車從內部數位化的各種設定來看,幾乎也當成一般消費品看待;所以,未來對身外之物,千萬不要捨不得,否則家裡的物品會堆積如山。然而,我們要如何面對捨不得的情懷呢?

放下.jpg

有一處寺院,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廟裡的老住持和7位弟子知道。7位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見了。

老住持問7位弟子:「你們誰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處,我就不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弟子們都搖頭。7天過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說:「只要承認了,念珠就歸誰。」但又過去了7天,還是沒人承認。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們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位弟子收拾好東西,長長地舒了口氣,乾乾淨淨地走了;只有一位弟子留下來。老住持問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說:「我沒拿。」「那為何要背個偷竊之名?」弟子說:「這幾天我們幾個相互猜疑,有人站出來,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脫;再說,念珠不見了,佛還在呀!」老住持笑了,從懷裡取出那串念珠戴在這名弟子手上。

這個故事,很值得體悟;老住持對7位弟子讚譽有加,利用特殊機會測驗弟子對偷竊這件事的空性;那六位下山的弟子雖然沒有偷竊,其實內心被偷竊這個罣礙所佔據,徒留最後一位弟子真俱空性,當然他也沒偷竊,然而他放下罣礙,遠離顛到夢想證得佛果。

祝福我的朋友們!

其實,人生的過程原本就絕大部分的無奈,如何習得﹝捨得﹞、﹝放下﹞,正是佛法教導吾人的重要功課。祈願大家都能:用「加法」的方式去愛人;用「減法」的方式去除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所有的人!祝福每個人都能無怨無氣,天天做個快樂人!

Cjmchang 2019.0408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