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華山文創園區

昨天20170203(星期五),黃昏時分輕裝和太座搭乘捷運,在善導寺捷運站下車,由六號出口一路往前走,大約5~8分鐘就到達位於台北精華地段的華山文創園區。其實,華山文創園區改建至今,我和太座是第一次到此一遊;所以,特別準備了相機好好拍了部分美麗的照。很值得一遊!約莫1800時,我們在散步到附近的百八漁場用晚餐。

 1.jpg

根據資顯示早年華山在地的名稱由來,在清朝時期原稱三板橋庄大竹圍,至西元1922年,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廢台北舊有街庄名,改稱「樺山町」。當時樺山町包含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院址),樺山貨運站,台北酒廠等政府單位,是日治時期台北市都市計畫所規畫開發的地區。其中樺山貨運站於1940年,因台北火車站改建,在樺山町增設貨運站,與台北酒廠的鐵路酒廠支線相連。至國民政府時期再將「樺山」改為「華山」,並沿用至今。

 2.jpg

至於目前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所見的建築物及設施,其前身為創建於1914(大正3)年的日本「芳釀社」,初期以生產清酒為主,並首創以冷藏式製造法克服氣候因素產製清酒,是當時台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雇用員工達400人。至1922年(大正11年)台灣總督府實施「酒專賣制度」,頒布『台灣酒類專賣令』,實施專賣制度後先以租用再正式予以收購,改稱為台北專賣支局附屬台北造酒廠。1924年台北專賣局裁撤台北專賣支局,再更名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場」,並改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

 3.jpg

1945年,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酒工廠。1949年,因專賣局改制為菸酒公賣局,再改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早年生產價格低廉、以樹薯為原料的「太白酒」成為一般民眾日常消費的最愛。大約從五十年代中期,米酒的產量逐漸增加,酒廠配合政府政策,研發各種水果酒,開始了台北酒廠的黃金時代,甚至獲得「水果酒工廠」的稱號,也開啟了「台北酒工場」的黃金時代。至1975年再度改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酒廠」,習稱「台北酒廠」,並沿用至今。

 

4.jpg

5.jpg

目前華山全區範圍共7.21公頃,園區內的建築是以廠區進行階段性的擴建,具有台灣近代產業歷史上的特殊價值與意義,其製酒產業的縮影不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更見證了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時期的台灣酒類專賣的歷史。目前華山園區所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更是一座產業建築技術的博物館,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之建築構造技術與工法,極具建築史學上的意義,也因位居市中心精華地段,又兼具都市整體發展的指標性意義。

 6.jpg

但隨著經濟發展,位於台北市中心位置的酒廠,因為地價昂貴,加上製酒所產生的水污染問題難以克服,於是配合台北市都市計畫,於台北縣林口購地設置新廠。198741日,台北酒廠搬遷至台北縣林口工業區,華山作為酒廠的產業歷史故事也畫下句點。

 7.jpg

華山文創園區很值得一遊!特別是選在黃昏時分氣氛特佳,展示的內容深具獨創性;約莫1800時,我們在散步到附近的百八漁場用晚餐。

Cjmchang 2017.0204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