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老人之言

今天是0210(星期六),連續兩週來的濕冷天氣,沒有影響我和太座運動的習慣,我們在社區柏油道上健行五圈;在走健行的過程中,無意間聽到一位社區鄰居在走路時教導小孫子,要如何?如何?這讓我想到0206日的花蓮大地震,由於震幅超過6級,重創花蓮,導致4棟大樓倒塌、傾斜,死傷人數持續增加。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指出:「防災型都更是台灣必經之路,因為台北有密集的人口、建築座落於土壤液化及淹水潛勢區,台北如果遇到這樣的強震,恐怕就要滅都。」那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政府改朝換代後沒有任何動作,看來台灣人民只有自求多福了!最近,老友傳來一則老人的切記,提供老人家參考;或許年輕人更要警惕,未來的台灣前途未卜,政府執意斷絕與大陸的聯繫互動,各人如今的作為就是好好照顧好自己,我們的老本恐怕不保啊!

 做好自己.jpg

一、切記:歲數大了不是本錢。這年頭什麼都值些錢,就是歲數不值錢。心裏千萬別有那麼多的“應該”或者“不應該”。喊你聲“老頭兒”沒什麼錯,叫你聲“老先生”是對方的教養,並不關你什麼事。年輕人憑力氣搶先占優,那是生物本能;有人給你讓個座,那一定要記著說聲“謝謝”,那是有幸碰到了大好人。

二、切記:“想當年”不是人人都愛聽的話。如今不是憶苦思甜的年代,沒人願意享受你的光榮歷史和坎坷經歷。時代畢竟不同了,你吃過的野菜,現在變成了高檔佳餚;吃白飯加醬油充饑的故事,讓年輕人沒法理解。因此,“想當年”的話題要適可而止,畢竟“當年”不如“當今”更實際。

三、切記:少管閒事,特別是家中的“閒事”。孫輩的教育是子女的事,你還在講“玩橡皮筋、打花片、打彈珠、冰棒棍”的遊戲,那才叫毀人不倦!與子女相處,千萬不要喋喋不休,大事表個態,聽不聽都別計較;子女徵求你的意見就是敬重,要主動追求個清閒自在。

四、切記:“年輕人一定比你忙”。記住:抱怨多了會“兩敗俱傷”!如果孩子真來看你,可千萬不要找理由強留著,孩子們“花時間”與“花錢”一樣,是用金子買光陰,能抽出一分鐘來看你就是好事。

五、切記:自願付出時,別想著回報,別把為別人做的事掛在嘴上。幫子女做飯、照顧孩子沒有不叫苦的,但千萬別當著子女的面傾訴;理解不理解的都要多些淡定,就當是為社會做了義工。有些事不一定就能將心比心,“尊老愛幼”永遠是把“愛幼”放在第一位,因為“朝陽”總比“夕陽”能讓人憧憬。

六、切記:不要總想著改變別人。老伴做事丟三落四,那是難改的“頑疾”;每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和活法,原本沒有絕對的錯對。改變不了別人就試著改變自己,其實你自己也很難改變。與其這樣,不如來微笑、和平共處、淡然處之,總比指手畫腳讓人喜歡。

七、切記:待人處事別太摳,錢多錢少都要有個爽快大度。記住: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享受和諧快樂也要掏銀子出本錢;把數得過來的養老金花出學問可是一種智慧,“人死了錢沒花完”真不如生前開明大義些。

八、切記:邋遢可不是小事。人老了懶點可以,但千萬別懶在穿衣戴帽、清潔衛生上;要保持艱苦樸素的傳統習慣可以,但可要記著整潔乾淨。這年頭世界都變成地球村,別因為自己的邋遢影響了家庭的生態。要知道你的衛生、你的穿戴不是你自己的事,那是家庭的招牌和子女的臉面。

九、切記:千萬別存錢存著破爛兒。有道是“破家值萬貫”,那是上個世紀前的說法兒;當下留存東西不能看有用沒用,要看常用不常用。不常用的東西,用時不一定找得到,所以還是早早處理掉。大件的東西得趕快更新,說不定以後花錢丟它走都不容易。

十、切記:別老想著靠子女,消除寂寞關鍵在自己。小家庭的日子就像私家的車,雖然都在一條路上跑,但沒人願意去合夥拼車;老年人要練好的是自己的車,即使獨守長夜,也要勇敢地往前走。廣交朋友、儲蓄友誼才是老年人應當儘早做的事情。

切記:做好自己才不會寂寞,因為今生只有一個人能永遠與你在一起,那就是你自己。祝福您:「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Cjmchang 2018.0210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