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四大五蘊皆空
今天是2022年12月29日(星期四),板橋的清晨下著絲絲細雨,我和太座依舊撐傘上山享受山林之樂,未來一周北部地區受強烈冷氣團抵台影響,都將是濕冷的天氣,甚至有可能跨年夜都會是濕冷颼颼的天氣;請同學們務必做好防寒的工作,對上了年紀的我們而言,做好自身的防護的工作極為重要。近日老同學存慈悲為懷的心,不斷在群組開示佛法精要,潔明感佩萬分也乘著爬山回家後的當下,以剖析四大五蘊皆空為題,撰寫今天的日誌,期望對修習佛法的同學們有所助益。
在佛法對四大有其極為精細的敘述,釋迦牟尼佛住世期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以其大慈大悲的佛心,闡述窮究我、人乃至事物死生之處及心意初動之時,以期讓世人認清宇宙人生的真象,並且解除身心的束縛,獲得解脫與自在,使人人能斷絕妄想、執著、分別的塵勞,進而明心見性還原人人原本具有的真如佛性。
所謂四大可不是酒、色、財、氣,而是組成宇宙的基本內容的地、水、火、風四大,它是普遍存在於一切任何物體之中,所以稱之為四大。以地球為例而言,地表的山石大地,以堅硬為性屬地大;江河、大海以濕為性是水大;地球內部容納龐大具高溫的岩漿,以暖為性是火大;地球與其月球甚至八大行星的互動,公轉、自轉及引力互相吸引造成風的形成,以動為性是風大。人的身體也是四大組合而成,究竟是否也具此四種特性呢?《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有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這意思是說:我們的人身也是四大合和而成,毛髮指甲、牙齒、乃至皮肉筋骨、腦髓甚至身上的汙垢都歸於地;唾液、鼻涕、膿血、津液、痰液、精液、大小排泄物等皆歸於水;我們的心臟強大發動機運作,形成的暖氣歸於火;我們的肺臟強大的呼吸,帶來生命所需要的氧氣,以提供血液供應身體各部器官所需,這是歸於風。推而廣之,世間所有的動植物乃至山河大地都具有這四大的特性。
釋迦摩尼佛為什麼要說明四大的關聯性,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意思就是:我們所見的世間所有境相,都是因為人的妄想、執著所感應的,切莫當真;當努力修行,有一天體會覺悟到世間的所有境相都是假的,那麼就是真正見到如來的真面目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裡的空也就是虛妄的假象,我們對人世間的恩恩怨怨千萬不要計較,要用善解、包容、感恩的心去面對,甚至對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要慈悲為懷。以上的經文,許多初修習佛法的信眾,很難體會箇中的道理;所以,我要引用四大五蘊皆空來說明世間的所有境相都是假的。
要知道,人生百年的生命在宇宙的浩瀚生命裡來看,有如流星劃過天際般的短暫,幾乎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有一天,我們的肉體在行將朽木之際,都會化作一縷輕煙回歸宇宙。但是,我們的生命卻會進入另一世代持續延續,就像是要脫下老舊不堪的皮囊,重新更換新的皮囊一般。許多人以為既然人生是那般的不堪,我還需要努力做什麼呢?甚至認為佛法是消極的思想。其實,佛讓我們了解世間實像變化,反而提醒眾生要努力做好此生的任務;透過六波羅蜜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具體修行的作為,成就解脫自在如來境界。
祝福大家:「看破、放下、解脫、自在」!
Cjmchang 2022.1229 圖文: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