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是什麼?
﹝緣﹞這個字是一個可以當名詞、動詞、介詞的單字。因此,可以解釋的範圍就很廣了。在名詞用法上:像是衣服群襬的邊;或是器物的邊;或是當原因解釋。如:「無緣無故」;或是人與人或事物之間相遇的機會。如:「你我相識必屬有緣」。
而當作動詞時就更有趣了:像是「緣木求魚當作攀爬的意思」;或是當圍繞、沿、循、憑藉的意思。而當作介詞時含義就更特別了,像是「杜甫˙客至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蘇軾˙題西林壁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處的緣則解釋為因為、由於。」
不過在佛法的用法上,則多以名詞主,如「你我相識即有緣」、「面帶笑容結人緣」、「佈施歡喜種善緣」、「你對我錯相惜緣」、「損我逆我消孽緣」、「生老病死了塵緣」、「果報好壞皆因緣」、「慈悲為懷修佛緣」。此處的有緣、人緣、善緣、惜緣、孽緣、塵緣、因緣、佛緣,即是一種關係、情份的意思。
今天午後到社區理髮店剪修頭髮,突見店面內的牆壁邊掛著一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毛筆手抄影本的表框。老闆娘也是我們社區的鄰居,我隨意問老闆娘會背這心經嗎?她很好奇的說:「你也懂心經哦!」我說:「妳是會還是不會背啊!」她說:「早就會背了,可是不懂裡面在講什麼?」我說:「我從會背﹝心經﹞到逐漸明白裡面在說什麼,大概花了十年時間。看來妳與佛有緣,每次背心經時,要一個字一個字很清楚的唸出來,相信妳會慢慢的明白﹝心經﹞在說什麼?」
緣是非常奇妙的一種關係與情份,我們都希望與人結善緣,切莫因為有緣而攀緣,最後導致孽緣。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還要「忍辱」,面對一切有情的辱罵打擊、甚至外在的一切煎熬等,都要忍耐方能斷除瞋恨之煩惱。而「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正像是六條小舟將人們載往解脫證得佛果之路,慈悲為懷是修得佛緣的不二法門。
Cjmchang 2015.0519圖文/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