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7日遊黃金博物園區

1107日早上和太座爬完金瓜石無耳茶壺山後,我們回到勸濟堂沿祈堂路一路來到黃金博物館;這條不怎麼起眼的小巷道,除了我們之外居然看不到一位遊客,聽太座說:「深度旅遊,這條巷道也是必到之點,其間有許多過往的歷史;像是礦區醫院舊址,甚至梯階修築如群擺一般,有一種優雅緩慢的氣質。」

 1.jpg 2.jpg 3.jpg  

當我們上到黃金博物園區,眼前所見是人滿為患,或許是正午時分,我們的五臟廟也早已抗議,就在附近找到用餐的處所。點了金瓜石的著名小點:天婦蘿、排骨飯、炒米粉。居然三大份的餐點,吃個一乾二淨。餐後,逛黃金博物園區。

4.jpg 5.jpg 6.jpg   

在台北住了幾十年,從來沒到黃金博物園區一遊,只因為以前覺得黃金博物園區不過就是一幢建築物,裡面供著一大塊黃金如此而已;沒想到,當我們進入園區一遊,方才發現為什麼那麼多遊客喜歡到此一遊。我特別到旅遊網站找到黃金博物園區的概況說明,才知道政府其實花下不少的經費在經營黃金博物園區。

7.jpg 8.jpg 9.jpg   

黃金博物園區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金瓜石,園區自民國91年起開始籌建,於民國93114日開園,為全台第一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的博物館園區,將金瓜石地區珍貴的自然、礦業遺址、景觀特色、歷史記憶及人文資產做一完整的保存。

10.jpg 11.jpg 12.jpg   

黃金博物館園區的代表圖案為一個旋轉律動的書法字『G』,這具有兩層的意義分別為GOLD(Gold Ecological Park)GREEN的意思,其中GREEN更代表著黃金博物館園區整合了人文的資源,發展成有生命的博物園區,更期許能為金瓜石當年的繁華再創另一階段不朽的黃金傳奇。

13.jpg 14.jpg 15.jpg   

黃金博物園區佔地廣達5公頃,以煉金樓、礦場場長三毛菊次郎宅、高階管理人員居住的日式宿舍及太子賓館為園區內的主要建築特色。黃金博物園區的主要館區規劃有『黃金博物館』介紹與展示礦業文化及黃金物理特性;『本山五坑』坑道體驗-讓民眾能夠深入礦坑坑道體驗採礦情景;『環境館』-展示金瓜石地區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特色;『太子賓館』只有開放庭園供民眾參觀,體驗日式宮廷建築之美;除外,也設有『遊客服務中心』提供遊客園區導覽、園區折頁索取及輪椅借用等相關服務諮詢。

16.jpg 17.jpg 18.jpg   

黃金博物館位於本山五坑旁,是許多遊客到黃金博物園區不可不遊的一個地方!黃金博物館是昔日的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重整修蓋而成的,更代表著金瓜石昔日礦業的歷史及文化;黃金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一樓的展覽室有本山坑道、金瓜石的脈況以及古早的採礦工具等文物、文獻的展示;二樓則以黃金為主題的介紹,介紹了黃金的性質及黃金相關的藝術,還展示一塊重達220公斤且擁有金氏世界紀錄的999大金磚,更成為黃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此可要親自體驗摸摸看喔!

19.jpg 20.jpg   

金瓜石地區的坑道總共有600多公里,而本山地區就有9個坑道,目前開放參觀的本山五坑坑道,在開放的170公尺礦坑道內還設有礦工蠟像,讓民眾也能了解早期礦工辛苦工作的情況;本山五坑坑道內每隔10幾公尺就設置一展示點,並有感應式語音導覽,當感應器偵測到遊客時,自動亮燈探照,並出現模擬礦工的對話,解說活潑生動,很有臨場感;更特別的是,途中有模擬坑道爆破的場景,讓遊客十分驚奇,由於採取自導式的感應式導覽,讓遊客能自己調整步伐導覽整個坑道。來到黃金博物園區,除了能了解金瓜石地區的歷史發展之外,更能在黃金博物館內體驗淘金樂,更是民眾來到黃金博物園區不可錯過的體驗;此外,從黃金博物園區周圍也有許多景點,例如地質公園、黃金神社、茶壺山、戰俘營、黃金瀑布、金字碑古道等,經由水湳洞更是可以通往九份,讓金瓜石、九份串成系列的旅遊絡線,民眾不妨利用週休二日假期,規劃一趟金瓜石、九份玩透透之旅。

21.jpg 22.jpg   

和太座在黃金博物園區逛了約兩個小時後,在1420時搭上金瓜石往基隆的客運到瑞芳,在1448時再轉搭瑞芳到板橋的台鐵區間車,於1550時到達板橋,完成一個充實又愉悅的週末時光,當回到家時,方才發現那雙腿已經酸疼需要休息,晚上好一個香甜的美夢!

Cjmchang 2015.1108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