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傳說

明天1207(星期四),時序正是農民曆的大雪,我將帶太座到山西旅遊八天,期間最主要的景點就是到五台山,在大雪的天氣估計攝氏零下16℃遊五台山,自然是感受異常;我特別在維基百科了解五台山的概況與傳說,清涼山的由來:

五台山.jpg

北嶽山脈向東南逶迤而下,在山西東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衛連綿,形成一塊方圓五百餘里的地方,這便是國内外聞名的五台山,山區以台懷鎮爲中心,分成台懷、台内、台外三個層次,像三個逐漸擴大的同心圓。在這個奇妙的同心圓内,布滿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着青松與白楊的岡巒,那映着鮮花與綠草的山泉,那陣陣松濤和悠悠的鍾聲,那綠茸茸的草地映襯着古廟琉璃瓦上的夕陽,那從山穀吹來的習習涼風使這塊小盆地的溝溝窪窪里,到處都有美的色彩與施律,形成一個游覽與避暑的勝地。

傳說在老早以前,五台山並非現在這般模樣,也爲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 ,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砂走石,夏天暑熱難當,農民們開法種莊稼。在此傳教的文殊菩薩,決心要改變這里的氣候,他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里去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涼氣撲來。文殊菩薩被巡海夜叉領進龍宮見龍王,說明來意。龍王很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爲他是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青龍每天工作回來,汗水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青龍就沒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薩無奈,這才說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來化緣,爲了造福人間,他是來求援的。

龍王估量歇龍石重達萬斤,一個老和尚無法運走,才放心地答應他。文殊菩薩謝過龍王,來到歇龍石跟前,口念咒語,立即使巨石變成了彈丸。將彈丸塞進袖筒,便施告别禮,飄然而去了。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是烈日當空,久旱不雨,寸草難生的炎夏。當文殊菩薩把歇龍石安放在台南邊瓦廠村東北的一條山穀後,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地方。於是,這條山穀命名爲清涼穀,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涼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