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7~14日山西知性之旅(第五天)

1211日第五天:時間過得飛快,和太座來山西旅遊,不知不覺已進入第五天了;其實,這天也是到山西旅遊最為豐富的一天,我們要到晉中參觀(常家莊園),並到平遙參觀平遙古城、雙林寺、平遙古城牆、明清街、日昇昌票號、古縣衙。

1.jpg 

「常家莊園」是清代晉商巨賈常氏一族的私家莊園,位於山西晉中市榆次區東陽鎮車輞村,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清代北方民間建築群。

2.jpg

3.jpg

 

清代山西晉商常氏家族在自己的故鄉車輞村,進行了大規模的宅院建設,經過200餘年的陸續修建,堡牆八道堡門的環圍下,建起南北、東西兩條大街,莊園共占地一百餘畝。是一座城堡式建築,現存高大的東艮吉堡門坐西朝東,門前架有白色石拱橋。常家莊園有房屋1500餘間,樓房50餘座、園林13處。

4.jpg

5.jpg

 

常家莊園經修復對外開放的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其中四萬平方公尺宅第,八萬平方公尺園林,主要是東西向大街南側的原有院落。因為莊園之大,親人間相互拜訪,常需要駕馬車串門子,可見莊園之大。

6.jpg

7.jpg

 

雙林寺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城西南6公里的橋頭村,是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的一部分,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寺,寺內現存彩塑2056尊,大小各異,藝術價值極高,是元明彩塑的精華。

8.jpg

 

雙林寺初名中都寺,建寺年代沒有確切記載,寺內現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記載:「中都寺重修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宋代取佛經「雙林入滅」之說,更名雙林寺。

10.jpg 

雙林寺占地約15000平方公尺,坐北朝南,禪院在東,寺院居西,中軸線自南至北依次為堡門、天王殿、釋迦殿、大雄寶殿、娘娘殿,兩側有地藏殿和土地殿、羅漢殿和珈藍殿、鐘樓、鼓樓、千佛殿、菩薩殿、貞義祠。寺內現存彩塑2056尊,大小各異,藝術價值極高,是元明彩塑的精華。

11.jpg 

「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是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產。美國《紐約時報》評選出2011年全球最值得旅遊的41個地方,平遙古城因能完整保留其「老傳統」而榜上有名,位列第37位。

12.jpg 

建於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瓮城、4座角樓、72座敵樓、3000哚口。其中南門城牆段於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餘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還有鎮國寺、雙林寺和平遙文廟等也都被納入世界遺產。

13.jpg 

平遙古城的街道對外開放,不收門票供遊客觀光;但參觀古城內的任何景點如平遙文廟,平遙縣署,平遙城牆,日昇昌票號,中國鏢局博物館,平遙古民居博物館等,則需要購買通票才可以參觀,通票為150元。平遙古城內旅店,餐館,商鋪鱗次。旅店全是民居式,商鋪多售賣平遙特產冠雲牛肉、推光漆器、繡花鞋等。

14.jpg

15.jpg

16.jpg

 

如果說麗江是位純美的少女,那麼平遙就是位底蘊深厚的亂世佳人;明、清時期的縣城已有2700多年歷史。建築按照封建傳統禮制「左祖右社」,又按照朱元璋「高築牆」的政策,並且城牆和各大街小巷組成一個龐大的八卦圖案。迄今為止,這座城市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建築格局與風貌特色大體未動。

17.jpg 

城內及近郊古建築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濃郁的晉商文化氣息,深宅灰牆、市樓落日、社火鑼鼓,以及淳樸的民風,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帶給旅行者的是無比閒適和愜意的感覺。「明清街」是自明代以來的商貿集散地,臨街鋪面、商號比比皆是,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

18.jpg

18-1.jpg

 

「日升昌票號」中國第一家專營異地匯兌業務的新型私人金融機構,它「凝晉商之精,創金融之始」,是中國現代銀行的始祖。「古縣衙」座落於古城中心,始建於北魏,定型於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築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無論從建築佈局,還是職能設置,都堪稱「皇宮縮影」。

19.jpg

20.jpg

 

今晚入住平遙會館,讓我和太座震驚的是整個平遙城內,看不到一根電杆,成婧說所有的線路全部在地下,並且整個平遙處處都有WIFI;如果一定要說平遙的缺點,恐怕就是空氣充滿了燒媒炭的味道,甚至連房間內都有,或許也可以當作是平遙的特點吧!待續!

Cjmchang 2017.1218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