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7~14日山西知性之旅(第四天)

1210(第四天),今天要參觀位於山西應縣木塔及代縣雁門關,並且還要開長途車回到太原市;所以,一早趕在0800時就準時出發。

1.jpg 

應縣木塔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大陸山西省朔州市應縣,是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其確切建造年代無從考證,但可從其建築風格和相關文物資料,確認其建造時間在遼代。該塔在金代、元代、明代和清代時曾被多次修葺,曾經歷過多次大地震,並於1926年時軍閥混戰中被砲擊,但塔身從未傾倒。

4.jpg

2.jpg

 

塔通高67.31公尺,主體結構全部為木質結構,塔身外看為五層,其中第一層至第四層內各建有一層作為上一層基座的暗層,塔頂為鐵製塔剎。每層塔室內的內槽均安置有佛像,其中第一層的內槽安置有一尊高約10公尺的釋迦摩尼佛造像,內壁還繪有壁畫。由於應縣木塔塔身結構過於複雜,全塔共計出現54種不同的斗拱類型。

6.jpg 

5.jpg

3.jpg

它與義大利比薩斜塔,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也是中國古建築中的瑰寶,世界木結構建築的典範;如今,由於應縣木塔第二層木頭有受損,所以我們只能能外觀,而不能進入內觀。即便如此,我們在外觀上,及周邊的環境地觀賞,也算不虛此行了!

13.jpg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大陸山西省忻州市代縣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長城/雁門關段)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與函谷關、仙霞關、劍門關並稱中國四大古關口。

11.jpg

 

7.jpg

「雁門關」因雁門山兩山東西對峙,其形如門,飛雁出入其間而得名;雁門關高踞雁門山上為「天下九塞」之首,所謂「天下九塞,雁門為首」,扼守著山西南北交通的要衝,切斷了塞北高原通向華北的重要通道。它的東面連接紫荊關和倒馬關,西面連接寧武關和偏關,均為明長城(內長城)上的重要關隘。

10.jpg

8.jpg

12.jpg

 

戰國末年,趙武靈王修築長城設置雁門郡,命李牧常駐以防匈奴的進攻;南北朝時西陘關為「北庭三關」之一,唐代設立了關城,防止突厥南下。元代時,雁門關逐漸廢棄,關城被毀;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吉安侯陸享修復了古西陘關,又在關址以東5公里處新築了關城。此後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和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都對關城和附近的長城段進行過較大的修整。

9.jpg

17.jpg

14.jpg

 

在中國歷史上,雁門關一直是中原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前線要塞,許多名將在這裡建立了不朽的功業。趙國李牧曾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萬餘騎。漢朝霍去病、衛青和李廣先後由雁門關出兵,北討匈奴。隋煬帝被困雁門關時,李世民獻策用疑兵之計退去了突厥軍隊。唐末,沙陀(西突厥的一支)貴族李克用攻克雁門關,奠定了後唐的基業。宋朝時,楊業和楊延昭父子都曾鎮守此關,與遼軍展開多次鏖戰。

15.jpg

17-1.jpg

18.jpg

16.jpg

今晚回到太原,在入住頤景國際酒店,這是一家我和太座極為推崇的酒店,倒不是因為它是五星級酒店,而是該酒店的人文素質極高、服務品質極佳,保證飲食愉快、盥洗舒暢、睡眠舒服。待續!

 

Cjmchang 2017.1217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