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權一時,淒涼萬古

今天是0612(星期二),和太座爬完山回到家,在同學群組LINE看到國勝同學上的短文是這麼說的:「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大意是說:「一個堅守道德規範的人,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淒涼。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並且又能顧及到身後的名譽;所以他們寧願承受一時的冷落,也不願遭受永世的淒涼。」

弄權一時淒涼萬古.jpg 

潔明找到道德經,特別將第八章摘錄並譯如後:「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至高無上的大善人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其相爭,其所停留之處總在眾人厭惡之處,所以最接近於「道」。其所居住之地,乃善於選擇之地;其胸懷,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與人相處,待之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言談,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時,善於把握契機。所以,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不做無謂的爭鬥,所以很少有過失,當然也就沒有怨咎。

一般凡夫俗子其實都不夠格當大善人,最有資格當大善人的在過往必然是皇帝,在今天來說當然就是一國之尊的總統了;所以,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大善人,應該有高尚品德與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一般,是柔和,並滯留在卑下的地方,並滋潤萬物而不與其爭鬥。當然,一個具有完善的人格的人,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其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眾人,而不會與眾人爭功爭名爭利。這正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偉大思想。無奈!在一個美其名是自由民主的國家,所選出來的總統如果違法亂紀,所有的民眾只有自求多福了;至於,「弄權一時,淒涼萬古」未來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或許當她在弄權一時的當下,正在享受能欺凌退休軍公教警消幾十萬老人,而沾沾自喜吧!

祈禱朋友、同學們!要時時保持健康平安的身體,我們要用餘生看這個亂法亂紀的政府未來的下場,以印證老祖先的至理經典名言。

祝福大家:「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Cjmchang 2018.0612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