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談十二因緣

今天是20221214(星期三),未來的一周北部地區,都將是濕冷陰雨的天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受到極強東北風南下影響,週六溫度將會低於攝氏十度以下,請同學、朋友們要注意添加衣服保暖,特別是在夜裡要準備溫熱的開水補充水分,很重要!祝福大家:「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無無名.jpg

佛法的十二因緣,其中的因是親因,緣是助緣,因緣具足,則生萬法;所謂的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起,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大般涅槃經云:「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則名為行」。在修行道地經中,把胎兒在子宮中發育的經過,敘述得較現代的胚胎學還要詳細。該經中說:「胎成七日,初不增減,二七日如薄酪……六七日如瘜肉……九七日變五泡、兩肘、兩髁及項……十七日續生五泡、兩手腕兩足髁及頭……」意思是:受胎後五七日之內,稱為名色。名是指心,此時心識尚無發生作用,故稱名;色是指胎兒形體。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初成,故名六入就是十二處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胎兒出生,兩三歲以內,六根發生作用,惟此時意根尚無強烈的愛憎之念,所以天真純樸。六根對外境,只是一種直覺,故名曰觸,涅槃經云:「未別苦樂,是名為觸。」兒童發育成長,由四、五歲到十餘歲,智識漸開,根境相對,已不是單純的觸,心識上已有了違順的感受,對飲食玩具能分別好惡,有所需求。惟尚無強烈貪愛之心,故稱為受。涅槃經云:「染習一愛,是名為受」。

無明與行,是前世所造之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今生所受之果。兒童由十一、二歲到十八、九歲,欲望漸增,對於五欲塵境,漸生貪染之心。涅槃經云:「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到了成人之後,進入社會,接觸人事,逐漸貪欲熾盛,對財色名利,百計爭取,貪求無厭,執我執法,迷而不悟,這就是取,涅槃經云:「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為了達到五欲的滿足,爭名奪利,不擇手段。這種愛染與貪著,發之於心,出之於口、見之於行動。這三者,皆成業種,所以有就是業,有了業因,必有業果。涅槃經云:「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

以上的愛、取、有三支,是現世造下的三因,由於此三者的業因,又成了來世投胎受生的果,那就是第十一支的生。涅槃經云:「現在世識,名未來世生。」既有生,必有老死,諸根衰敗叫老,身壞命終叫死。生與老死,是未來世的二果。涅槃經云:「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以上是眾生三世流轉的定律,六道輪迴的連續,如何才能跳出這連續的圈子,要自十二因緣還滅門說起。

十二因緣流轉,不出惑、業、苦三者因果的圈子,由過去的惑與業包括:無明與行,召致現在的苦果()、名色、六入、觸、受;再由現在之惑包括:愛與取,造下現在之業(),而召致未來生與老死的苦果,前因今果,今因後果,因果相續綿延不斷,生死輪迴也就永無盡期了。如何才能跳出生死輪迴的圈子呢?首先檢討人生的憂悲苦惱由何而來?是由無常轉變的老死而來。老死從何而來呢?是從投生做人而來,為何要投生呢?由「有」的業牽引而來,有的業是由妄取而來,妄取是由貪愛心驅使而來,貪愛心是由領受而來,領受是由六根接觸六境而來。接觸是由六入而來,六入是由名色而來,名色由識而來,識是受行的業力牽引而行,是由無明的迷惑去造作成業而有的。

檢討到最後,查出來這生死流轉的根源,就是這個「無明」。所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開示十二因緣的還滅法門,那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但是,如何才能滅除無明呢?正是心經經文上所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要以般若正智,觀察無明無性,當體即空;因為無明本是眾生、我人真心上虛妄不實的迷惑,在般若正智觀照下無明一滅,則真心顯現,澈悟宇宙人生真象,排遣根除我法二執,自然不會再因顛倒妄想而造出一切惡「行」,既不造業,那裡還有因業受報的識?沒有業識自然不會產生所謂胎的名色,無名色,何來的六入?六入既無,何來接觸?無觸對自然無受,無受則不生貪愛,無貪愛自不妄取,不妄取自無有,既無有業何來投生?既然不生何來老死?

總而言之,眾生、我人的生死根本是「無明」,而無無明其中第一個無就是要放下無明的意思,當我們看破十二因緣的根本就是無明也就是煩惱時,那麼放下就是真正的如釋重負;佛法八萬四千修行法門也是破無明;破得無明就是明心見性,果然明心見性,則妙湛圓寂,萬境俱空的真如實相中,何來的十二因緣呢?

佛法最珍貴之處在於窮究宇宙人生的道理,當我們明白生命形成的十二因緣道理後,更應該明白生命流轉的根本是「業識」,也就是阿賴耶識,當一個人在走完此生臨終之時,業識最後離開人體;俗語說的好:「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如果我們練習從現在起,用懺悔的心斷除妄想、執著之業識(六欲、三毒),時時保持清淨的狀態,讓自己如來藏展現,常處於知足、安樂、圓滿、寂靜的狀態,讓如來藏永存,進而脫離苦不堪言的輪迴之苦。

Cjmchang 2022.1214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