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老年高血壓及注意事項

最近在網路上盛傳一則讓人誤導的訊息:「美國已正式公告: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潔明以其個人親身體驗,並就實際個人健康的道理,提出以下的個人見解,做為大家的參考:

血壓計.jpg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的是,何以老年人會有高血壓的情形?究竟是什麼因素所導致?如果身體檢查狀況都很好,一般醫院都歸咎於不明原因,很少仔細去探討,而醫院不願講清楚說明白的原因;要知道醫院何以愈開愈大、愈建愈多,當然是希望大家成為永遠的慢性病患,固定時間到醫院拿慢性處方簽;其實,長時間吃慢性處方的藥是有問題的,我們要深刻明白這是錯誤的,因為長時間吃高血壓藥會導致血壓缺乏彈性,當面對稍微高強度的活動或是特殊事件,血管會承受不了壓力而導致破損,如果破在腦部就是中風,如果破在心臟就是動脈血管剝離,其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先說高血壓的的形成究其根本因素不外以下兩大方向:

一、體重超重也就是身體太胖了,導致身體裡的血管內徑變窄了,當心臟照常運作壓縮血液打出一定量的血液,自然形成壓力增加,高血壓就形成了。

二、老年人經常忘記補充水分,由於身體一定量的水分不足,血液濃度過高,於是心臟打出的血液推動太濃的的血液,自然高血壓也就形成了。其他,或許三餐飲食的含鈉、鉀離子太高,也就是口味太重鹽分過高,也可能造成高血壓的形成原因。

潔明自民86年就購買血壓計,並保持一周在家為太座和自己量取血壓,甚至我時常是在激烈的運動如騎乘練習自行車,讓脈搏跳動135/分鐘後量取,一直以來都保持收縮壓在145以下,當然平時量取從來沒超過130/85;直到今年過年後,無意間量取發現居突然飆到179,讓我警覺是那個地方出了問題?

一、我的體重,自官校畢業至今一直保持65公斤以內,而運動量一直保持至今,體力狀況甚至比十年前還好,顯然不是因為體重因素所導致。

二、自部隊退休後到65歲以前,我幾乎每年要捐血三次,近二十餘年來血液狀況都堪稱良好;直至65歲以後,捐血必須接受體格檢查,我仔細思維老人的血液,即便是身體還算健康,可是品質一定不如青壯年時期的狀態,所以之後也就沒再捐血了。是否因為血液沒有新陳代謝,導致血液濃度太高,是可能因素之一;於是,我注意以數據化對每天喝水的量做紀錄。果然不錯,近一周來每天常態化的飲水保持在2000cc以上,高血壓的狀況已經受到控制。

希望大家對自己高血壓的狀況,一定要自我審視檢討,如果自己體重超標,那麼就要練習改變飲食內容及量,特別是晚餐一定不要吃太多,讓腸胃及早休息,避免吃到太多的脂肪或蛋白質而成為沉積物,造成血管狹窄;而無論如何,老年人或年輕人,適當的喝水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數據化知道自己這一天喝了多少水分,身體是自己的,千萬別被不實的網路報導,而產生錯誤的認知,最後衍生嚴重的後果。

祝福大家:

「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Cjmchang 2023.0214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