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理論

今天是1017(星期一),一早我和太座迫不急待地上山享受山林的喜悅,在吃飽喝足了山林的芬多精回到家,看到老友寫的一篇有趣的文章「兩難」;大意在說:「人性的慾望與道德」兩難,最後結論是:道德和欲望,從來就是矛盾的;於是,「道德是個人用來約束自己的!其他的少管我,少跟我談甚麼道德。」

神清氣爽1.jpg 

看完老友的文章,讓我想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的情節,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宇宙原本就是無所不包的虛空,就因為是虛空,所以自然包括了善惡、黑白、是非、對錯、道德與慾望、萬事萬物好的與壞的、看得到的與看不到的‧‧‧。了解了宇宙的奧妙,很自然的就學會看自己,勉勵自己、檢討自己;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不過就是靈性罷了!如果人類拿掉靈性的基本特質之後,我們與猿猴沒甚麼兩樣!相信地球不會有所謂的科技發展、法律道德約束;或許地球如果沒有人類、萬物,地球和其他乾涸枯萎的星球沒甚麼兩樣。

而我們對自身道德的約束,其實就是利用自己短暫的百年有限生命,學會放下罣礙、破除貪、瞋、癡、慢、疑,學習使自己活得如意自在,而不必再次輪迴過在八苦之中。到時,那還有甚麼兩難的問題呢?

祝福我的朋友、同學:「健康平安、如意自在」!

Cjmchang 2016.1017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