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在莒
記得是2017年0305日和太座一起到中正紀念堂賞花,在位於大忠門香松林附近有一塊刻著「毋忘在莒」的碑;當時,一對年輕夫婦看著這塊石碑問:「這是甚麼意思?」我很訝異地說:「你們是大陸來台旅遊嗎?」他們說:「對!是不是這個問題很敏感?」我對他們說:「一點也不,這塊石碑的毋忘在莒,原本是刻在金門國家公園太武山上,先總統蔣公在中國大陸軍事失敗退守台灣後,發起『毋忘在莒運動』。並於1952年1月題頒「毋忘在莒」四字於太武山,其宗旨就是在提醒前線軍民,毋忘在大陸之恥,效法「齊安平君(田單)」之反攻復國精神,並鼓舞台灣軍民光復大陸的士氣。時至今日,先總統蔣公的夢想早已經完全破滅,可悲的是台灣正在內鬥,長年的安樂生活早已忘記『毋忘在莒』了。」
最近一位退休老將軍以「當前鬥爭形勢之研析」做了一份研究性質的報告,在網路上盛傳;我仔細看了內容,簡單扼要也僅限於對政治作戰六大作戰內容:「思想戰、組織戰、情報戰、謀略戰、心理戰、群眾戰」做了概括性的闡述,能否砥礪在台退休的老黃埔子弟們,並產生驚天動地的結果,我是極為存疑?道理很簡單,就是終極目標為何?許多老同學在LINE鼓吹要革命,甚至流血也不惜一拚;我的問題是「你想要幹甚麼?是不是要推翻這個政府?」如果這個問題是確定的,那麼當推翻了這無能的政府,要如何開創一個廉能全能有效的政府?當年紅杉軍動員一百萬民眾包圍總統府,不敢衝進總統府,我幾乎肯定的說:「是不曉得如何建立一個新政府?因為你根本沒有準備!」
今天海峽兩岸的形勢,顯而易見的是大陸全面向上提升,以光榮的中國人邁向21世紀;而台灣正在下向沉淪,以招搖撞騙、投機取巧,度日如年。我們還沒有走入谷底,因為每個人還沒走到窮困潦倒的地步;要知道,春秋戰國時,齊國被燕國連攻七十二城,僅剩即墨、莒二城為最後固守的城池。齊國以莒城為反攻基地,在五年的艱苦歲月後逆襲成功,收復了失地。
祝福我的朋友們:太座說得好:「台灣不是只有政治內鬥那麼膚淺而已,我們有的是心靈的成長,這裡是一個諸佛、菩薩、神明喜愛的地方,我們甚至還有許多在氣候變遷對世界的貢獻,甚是在植物改良研究、生化科技等等對世界的貢獻等等。所以,『毋忘在莒』就放在天邊,想想就好了!」祝福您:「健康平安、如意喜樂」!
Cjmchang 2017.0307 圖文: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