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的智慧

今天是1111(星期六),板橋是一個陰多雲的天氣,我和太座依舊上山享受山林之樂;沒想到,進入土城承天路後就開始下著絲絲細雨,我們沒受到影響一路騎上摩托鐵馬到達停車場,山上的雨變得更大了,我和太座撐著雨傘享受山林裡清新的空氣。說也有趣,天氣下著大雨上山的登山遊客,,反而較平時來的更多,大夥默默地走在山道上,各自享受來自山林的樂趣,偶爾與對面下山的遊客問候早安的聲音,與劈哩啪啦的雨水打在雨傘的聲音。回到家,就看到同學群組裡「智慧的話語」,是這麼說的:

緣.jpg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人因為妒忌他,便故意在他面前叫罵,可是無論他怎樣地喧囂叫嚷,釋迦牟尼佛始終保持沈默,不予理會;等到這個人罵得累了,釋迦牟尼佛就問他:「如果有人送你東西,而你並不想接受的話,你會怎麼做呢?」那人想也沒想的說:「當然要還給那個送禮的人呀!」釋迦牟尼佛立刻笑著說:「對了,剛才你罵我,可是我並不想接受,那麼這個贈禮要歸誰呢?」這一反問,使得那人無言以對,剎時間覺的自己太過份了,於是立刻向釋迦牟尼佛道歉,並且立下誓言,表示今後再也不敢了!釋迦牟尼佛向弟子們說出這段親身經歷,並訓誡他們:「受到他人責罵,就想反唇相譏,雖是人之常情,卻只是逞口舌之快罷了;因為,這樣就如同向空中吐痰一樣,不但傷害不到對方,反而會濺回自己身上,只是自取其辱,傷害自己的尊嚴。」

我們無時無刻與周遭的人、事、物建立特殊的緣分,而緣是非常奇妙的一種關係與情份,我們都希望與人結善緣。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還要「忍辱」,面對一切有情的辱罵打擊、甚至外在的一切煎熬等,都要忍耐方能斷除瞋恨煩惱。而「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正像是六條小舟將人們載往解脫證得佛果之路,慈悲為懷是修得佛緣的不二法門。正是:

「你我相識即有緣」、「面帶笑容結人緣」、「佈施歡喜種善緣」、「你對我錯相惜緣」、「損我逆我消孽緣」、「生老病死了塵緣」、「果報好壞皆因緣」、「慈悲為懷修佛緣」。

祝福您:「健康平安、吉祥如意、福慧雙修」!

Cjmchang 2017.1111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