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和活水

今天是1102(星期五),清晨的板橋下著絲絲細雨,我依舊0500時起床燒開水、作早餐,和太座一起用完早餐之後,太座要到新莊參與慈濟大愛媽媽的活動,我則利用時間整理清潔打掃家裡內部;在作晨間活動的當下,想著昨天參與老同學往生的公奠景象。本期參與的全台各地同學總計超過五十餘位,最讓我感動的是居然有許多老學長及現職的化學兵軍官、士官兵也參與公奠,足見東麟同學生前早年在陸軍化學兵的建樹,讓學長、同學、學弟們感懷與追憶其過往的點滴;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有掌握同學概況的同學稱:截至昨天為止,總計往生的同學已經來到79位。當然,未來這個數據只會逐年、月、日增加,潔明在此對已往生的同學寄予無限的祝福:「往生『佛國淨土』,超脫六道輪迴,免除八苦!對目前還生活在人間的同學們,祝福大家:常保清淨明白的心,讓當下時時刻刻:「如意吉祥」!以下敬請體悟星雲大師的開示:

死水和活水.jpg

作者:南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作者】朱熹(11301200),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婺源人(江西婺源)。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開創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程朱理學集大成者。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為教本。

這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寫的感悟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在一方池塘的水面上,天上的陽光、雲彩,都一一映現出來,這是作者比喻自己的內心境界。

「問渠哪能清如許」,心湖裡的水何以那麼清淨呢?因為人的真如本心本來就是清淨的,只是被煩惱無明的黑風揚起了波浪,而擾亂本自清淨的佛性。

「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真如自性心海,本來就是清淨無染。一如樹有根,水有源,只要心中的本源清淨,不斷地讓清淨的活水滾滾流出,這一塘水就可以永保清淨。

假如我們的心中能恆常不斷流露出智慧、慈悲、清淨、菩提、懺悔、禪定的法水,心海就會非常清淨、美妙,一如源頭流出活水,能使清淨的塘水映現出「天光雲影共徘徊」。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自然會容易與真理相應,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進而體證豁然自在的人生境界了! 

Cjmchang 2018.1102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