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與智慧
今天是0520日(星期一),昨天在山上太座講了一則老友孩子的故事:這孩子很聰明做事情總是考慮周到又能言善道,於是在自己的工作場合頻獲老闆的賞識,業績自然是不在話下,收入更是於月遽增,幾年下來成立了四家店面;沒想到,一天遇到一位年輕人到店裡,數分鐘之後沒買任何東西就離開了。之後,他發現店裡的貨品少了,在從監視器裡看到這位年輕人有偷竊行為,於是報警處裡;很快地警方就抓到這位年輕人,並且從其住處找到失竊的貨品。然而,這位店長的助理認為還有幾樣其他的東西也被竊,並認為也是這位年輕人所竊。年輕人一再表示那另外幾樣物品不是他所竊,沒想到這年輕人當晚居然自殺被救,這位店長突然之間覺醒,他所做的工作收穫雖然豐厚,怎麼會與人的生死扯上關係?他所做的一切有甚麼意義與價值呢?沒多久,就跟著她母親參與慈濟相關的文化事業,目前生活工作愉快極了,連相貌及表達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太座說:「這孩子真是太有智慧了!」
我說:「這孩子在未入慈濟之前,只能算是聰明的範疇;而進入慈濟之後,卻又增加了智慧的層面。」太座問:「那聰明與智慧的分野在何處呢?」我說:「在起心動念間,一切為自己著想的的所作所為,雖然能成就廣大的事業,因為頭腦好會動腦筋,那只能算是個人的大小聰明而已;但是,當他的所作所為皆是為大眾著想,力圖改善人類的生活,甚至幫助眾生在來世創造美麗的境界,這就是真正的大智慧了。所以佛經時常說並且是真在做的就是:諸佛世尊,唯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要為眾生開示覺悟而入佛之知見,並使得清淨;多少世代以來,佛陀往返於世界發大願與無量的慈悲心,並示現歷劫勤苦修行永不疲厭,更是要堅信人人本具之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佛陀常用金礦與純金比喻,金礦正像是我們未成佛的眾生,而純金指的就是佛。我們與佛的相同之處是佛性,與佛不同處是我們有沉重的煩惱、妄念,然而佛沒有,所以才會有差別,從這裡不難想像『聰明與智慧的分野』。如果人沒有佛性,如何能修成佛呢?正像是金礦如果沒有金性,如何能成純金呢?你能將鐵礦練成純金嗎?金礦除去雜質必成純金,就像是眾生除去煩惱即入成佛道。」
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Cjmchang 2019.0520 圖文: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