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薩埵

今天是1116(星期二),本周連續都將是穩定的天氣型態,乘著難得的好天氣,千萬不要偷懶,要好好運用上蒼賜給萬物的珍貴時光,山上的空氣是千金難買,我和太座依舊清晨上山享受山林之樂。

菩薩.jpg

今天特別以菩提薩埵為題,記錄今天的日誌:在山上,我們遇到近十年來經常看到兩位男性登山客,這兩位男登山客有其共同的特質。首先,兩位都是中風患者,所以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要爬上山必然有其一定的困難度;其實,對他們兩人來說,相當不容易的,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很難走上來的。另外,兩位都有著極為善良的心靈,對周邊的人物甚為關心,每次遇見的時候,總會自然地短暫寒暄,哪位很久沒看到了,目前如何等等?

其中一位先生是建築工程師,經常戴著一頂棒球帽,帽頂繡著英文字(Fighting Everyday);今天我和太座在下山途中遇到他,我很自然地問候他:「Fighting好久沒看到你,近來還好吧!」他說:「我未來每周二、四、六都要來爬山,一、三、五要復健。」我很好奇地問:「怎麼突然又要開始復健呢?」他說:「我住日本的姊姊今年新冠疫情打了疫苗之後,給我很重要的提醒。」Fighting幾乎每年都要到日本去旅遊,而且一去要住兩個月,大部分都住他姊姊家;我隨即問他:「那你今年還要去日本嗎?」他說:「不去了!姊姊到宇宙去了!」我說:「他是搭乘太空船去的嗎?」Fighting說:「她不用搭太空船!」太座突然說:「你怎麼聽不懂話?」我突然領悟過來說:「阿彌陀佛!老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Fighting微笑著點點頭。

近日在研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記得在新冠疫情之前,我和太座爬山時,總是會習慣性走朝山步道,到承天禪寺大門經過三聖殿、大雄寶殿、大悲樓、停車場,在停車場前有一尊布袋和尚石像,在石像刻有一句偈語:「人間紛紜幾曾閑,此心擾擾何時安?放下五欲煩惱袋,憶佛念佛觀自在。」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終於明白憶佛念佛的境界法門。只要我們心裏一直堅持憶佛、念佛,表現在行動中也是時時處處念佛號,只要把一句佛號牢牢溶在心中,無論行住坐臥、無論喜怒哀樂,無論閒暇繁忙、無論得意失寵,心佛永不分離,久而久之,功夫到了,長期堅持下去,必然可以證得佛果。

另外,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段有云:「‧‧‧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其中「菩提薩埵」就菩薩的意思,其中「菩提」是「覺」的意思,也就是行「佛道」;而「薩埵」就是「有情」的意思,就是眾生;整個「菩提薩埵」的意思就是:對自己而言在上求佛道,上求菩提以自覺,對人而言就是下化眾生;所以,菩薩也就是有覺悟的眾生,也可以說是能覺悟眾生的眾生。其實,自新冠疫情以來的兩年多時間,我很感恩在病毒的約束下,我和太座真正練習簡單、充實、愉悅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完全自己料理平日三餐的飲食,更利用清晨時間以登山健行,用「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行好路。」的具體作為,讓我們真正在學習做菩薩的感覺,我只能說那就是法喜充滿。

Cjmchang 2021.1116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