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健康飲食

今天是20211118(星期四),板橋的清晨下著絲絲細雨,我在作早餐的時候,窗外下著細雨夾著涼風陣陣吹來,這樣的天氣型態極容易不知覺的著涼,特別是爬山的時候;所以,和太座用餐時,我建議今天爬山暫停,餐後各自作自己的事。而家裡準備一台練習自行車很好,在面對雨天或不宜戶外運動的時候,可以自己在家裡騎練習自行車,通常騎個二十分鐘,保證是汗流浹背,對健康極有幫助。

練習自行車1.jpg

最近,不少名人、政治人物、明星、歌星殞落,許多年紀並不是很年長就結束此生,除了讓人不勝唏噓之外,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飲食習慣所導致。要知道,人身體會生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因為吃所導致;除了吃進不清潔、不衛生、富含化學物質、奇怪的添加物之外,喝太多酒、喝太多種酒、吃的量太多、吃太油膩、吃太營養了等等。使得肝臟、胃腸、膽囊、胰臟、血管、免疫力、乃至皮膚等等都承受不了之後。最後,身體只得以罷工、停工以結束寶貴的生命。

我很感恩,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來臨之前,已經開始自己料理三餐;我們家這些年來,由太座負責買菜,炒菜的責任由我一肩挑起。我經由佛法的「信、願、行、證」的過程,我和太座的體質,獲得了全面的改善;所謂「信」,就是確信完全自己處裡三餐,可以改善我們的健康。所謂「願」,就是發大願,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所謂「行」,就是堅持實事以對,努力去做;這其實不容易的,每天清晨四時起床,先燒一壺熱騰騰的開水泡好茶,作為和太座早餐、爬山時所需的水分。接著熱飯、順便蒸兩個蒸蛋,一般我會再炒兩至三個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所炒的三餐菜是全素菜,只有早餐會為太座炒些雞肉,因為她聽從營養師的指導,老人要健康一定要吃肉。所謂「證」的結果,這兩年多來我吃全素的結果,體質不但沒有受到缺少肉的影響,反而體力狀況更顯健康,而肌力更毫無軟弱無力之感。另外,在午餐時我都會在菜裡添加堅果,一般堅果包括核桃、腰果、杏仁、夏威夷果等等,從店家買來雖然都可以食用,可是這些堅果都有可能會有黃麴毒素;所以,我一定要炒過或是加在菜餚裡一起炒了食用。冬天已到,中餐偶而也會炒些花生,搭配30CC58°金門高粱酒暖身。我要特別提供意見的是,中午午餐我們用餐時間是11時,晚餐通常在1700時;而一周七天裡,我經常有三至四天是不吃晚餐的。因為,晚餐與我們的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最近有篇談晚餐與健康的文章,極為重要,潔明摘要點提供大家參考:

晚餐四分之一的量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的量是維持醫生的生計!國內外專家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都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晚餐吃錯了,疾病就會上身:90%的胖子緣於晚餐吃的太好與太多;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造成胰島素的負擔加重,進而加速老化;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産生有毒物質;晚餐太晚吃,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尿液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在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長期累積就擴大形成結石。晚餐吃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也容易上升,造成高血脂症。晚餐若偏葷食,睡眠時的血流速度減緩,大量血脂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引起細小動脉更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造成血壓猛然上升,更會加速全身小動脈的硬化。晚餐飲食若偏高油脂、高熱量,會引起膽固醇增高,並在動脈壁堆積,成爲誘發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的一大原因。晚餐如果暴飲暴食,加上飲酒,容易誘發急性胰臟炎,甚至使人在睡眠中休克、猝死。長期晚餐吃太飽,睡覺時胃腸及附近的的肝膽、胰臟等器官仍在運作中,會使得腦部不能休息,並且腦部的血液供應也會不足,進而會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部老化。

綜上分析結果,潔明獲得確切的證明,那就是三餐用餐: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最好不吃)。多吃蔬菜少食肉類,如果初期不適應,就盡量食雞肉。因為,目前政府沒有為民眾把關,自美國進口的萊豬、萊牛肉對我們身體有極為不良的影響。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加以每天都要作適當的運動,爬山是首選、健走次要、騎車亦好、雨天在家拍打身體等等,都能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身體。

祝福大家:「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Cjmchang 2021.1118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