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所為何來?

今天是1209日(星期三),前些日子1130日曾在痞克幫上了一篇「初老現象,快意乎!悲哀乎」文章,老友正邦兄在LINE表示看法言:「看看這個真希望如你所說的,沒來!也沒去!你心中的佛能幫助世人解決世界的難題,或星雲法師能化解。太平盛世宏揚佛法對享受太平盛世的人是有微些效果,我個人能聽也些許能受,但是一天到晚把佛放在嘴上的人也好高僧也好,能不能用阿拉伯文把這些ISIS成員仇恨化結,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別龜縮在人後,否則說佛講佛的人該閉嘴了,真是太平日子過多了,假仁義!」

入佛門1.jpg 

記得當時我曾經這樣回答老友:「沒來,也沒去是修行佛法的極至,正是佛法的圓寂;學佛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在行、住、坐、臥都要像佛一樣,不是要強出頭;自己的一切行為,有沒有貪、瞋、癡、慢、疑,從戒除五毒開始,才能逐漸進入佛的境界!修行正確的說: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我的一言一行有沒有合於佛的範疇,是否出自一顆善良的心;許多出家當和尚,是在逃避現實,佛法是要用在生活上,是用在入世的世界裡,才有真正的意義與價值。」

佛法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調伏自心,也就是:放下傲慢心態與言語;清淨心地讓貪瞋癡不會影響自我;恭敬萬有之人事物都與我們有緣;心外無物專注於生命的真理;心境舒展與人事物常保歡喜的心;心地無私面對世間的人事物;愛心分享財、法、無畏;踐行無我乃至宇宙!正是:

一、叩拜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傲慢

二、念佛不是聲音數目,而是清淨心地

三、合掌不是併攏雙手,而是恭敬萬有

四、禪定不是長坐不起,而是心外無物

五、歡喜不是顏面和樂,而是心境舒展

六、清淨不是摒棄欲望,而是心地無私

七、佈施,不是毫無保留,而是愛心分享;

八、信佛,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踐行無我。

祝福朋友們:「健康平安、無上清涼

Cjmchang 2015.1209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