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需要教育的

今天是0211(星期六),天氣很冷加件保暖的衣服就行了,但是千萬別心也寒冷,那會喪失對世間的溫暖關愛的心;多年以前,看到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是這麼說的:

同理心.jpg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有一頓沒一頓。富小孩不解。資優生「祖辰」在週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地方,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

潔明讀後心得分享

人是動物的一種,不過卻是地球上唯一擁有靈性的動物;而一般動物是不懂得「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羞悟之心。」何況是同理心呢?所以我說:「同理心是需要教育的」。而同理心的教育還應該在幼稚園、國小期間作深刻的教育,那影響了這個人的未來成人以後,對人的價值判斷與悲天憫人的慈悲之心的胸懷。

如果我們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無法對孩子們在孩童幼年時期,培養出同理心的基本人格,那麼這個國家教育出來的科學家會是一個被國家或是財團利用的工具,甚至毫無判斷能力。正像阿扁就是一活生生的例子,可憐的是國家在他任國家領袖八年時間,扭曲了多少人的基本價值,斷送了多少人的家庭;甚至,讓國家競爭力停滯不前,在全球競爭如此劇烈的環境下,喪失了多少國家應有的競爭力。

因此,如今國家的領導人,以及從事教育者及國家教育大政的教育部長,對「同理心、將心比心」都應該時時當作教育中心目標,則未來國家的前景自然可期待啊!否則,當教育只是未來謀生的工具,我們面對競爭激烈的世界環境,國家如何可長可久?

Cjmchang 2017.0211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