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宜解不宜結

今天是0503(星期三),板橋是一個陰雨的天氣,一早就看到淨空法師的開示影片,標題是:「面對怪病,生長腫瘤、癌症,如何對治?」

冤家宜解不宜結.jpg 

我喜愛聽淨空法師的開示,在法師慢條斯理的講述中,我了解了疾病來自三個方面:其一是生理方面的疾病。其二是冤親債主的疾病。其三是業障方面的疾病。有關生理方面的疾病,古人常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所以口是禍福之門。飲食衛生、天氣變化,我們衣著不小心,這些都是生理病的來源。第二種病是屬於冤親債主找上身來,得這些病。這種病醫生不能治,像「三昧水懺」的悟達國師,諦閑老和尚那個參禪的徒弟,這叫冤孽病,冤親債主找到身上。第三種叫業障病,它不是冤親債主,自己造作罪業太多。冤親債主這種病要化解,要調解,調解很有效,幾乎百分之九十幾都會接受,接受,他離開就化解了。第三種業障病難治,醫生是束手無策,它也不是調解,它不是冤親債主找上門來,這種最困難。但是可以治,用什麼方法?真正懺悔,懺除業障。你真能懺除業障,這病就好了。所以總的來說,在佛法裡面說,沒有治不了的病,問題就是你要知道疾病的來源。

至於身上的腫瘤是不是眾生?法師娓娓道來,有可能!因為在我們接觸過這些病人的時候,親眼看到而且不止一個,甚至於有人身上腫瘤很多,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個眾生,那是冤親債主;所以,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那你能化解,跟他談條件化解,確實是有效;可是,有很多很頑固的,大概那是結的怨太深,他不饒你。用種種條件來談,他都不答應,這就沒有法子。但是這個很少,大多數都能夠同意化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平常處世待人記住一個原則,絕不跟人結冤仇。結怨有時候是無意的,所以總得要小心,所謂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不知道怎麼得罪他的,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有;所以,言語總要謹慎小心,對人的態度總得要恭敬,所謂是禮多人不怪,這就是小心不跟人結冤仇,過去結的冤仇要化解,這就對了!

祝福朋友們:「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Cjmchang 2017.0503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