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今天是0506(星期六),和太座爬完山回到家,上網看四書(大學)篇章,台灣走到今天的地步,讓我是感概萬千;您有多久沒讀入德之門之書了;就利用這幾天時間,讀點書溫故知新吧!

1.jpg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 白話解: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說:「大學是孔子留傳下來的書,是初學者進修德行的門徑,到如今還能夠看出古人作學問先後次序的,全靠這本書的存在;至於論語和孟子,研讀的順序應在其後。學習的人必須從這本書學起,那就差不多,不會有錯了。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白話解:大學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具,自身所有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維持不變。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白話解:能夠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然後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才能安於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才能處事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白話解: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開始和終了,能夠明白本末、終始的先後次序,就能接近大學所講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4.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白話解: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治國),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齊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養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養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誠意);要想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必先明理─窮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確的觀念(格物)。

明日待續!祝福您:

「健康平安、如意喜樂」!

Cjmchang 2017.0506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