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學()

今天是0424(星期三),猶記得五天前在家裡做家事,不慎將手背擦傷,我沒在意;一天以後居然破皮發炎了;我在家自己處理,先以棉花棒沾優碘將傷口附近消毒,之後再敷上凡士林以OK繃貼上,早晚各處理一次。才四天時間整個傷口就自己縫合了,我不得不讚嘆自身免疫系統及修補能力;我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這身超級工廠,即便是老之將至,更應該呵護用最自然的方式照顧好自己。以下是陳昭妃博士所著有關免疫系統學,今天報導第三:自己的免疫系統最好的醫生!

免疫靠自己1.jpg 

致命的病毒與失調的免疫系統

  人們一旦感冒,就會出現發燒、咳嗽、疲倦、肌肉酸痛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隨著這些症狀慢慢在三;四天內減輕、消退,我們自然而然認為,流感不過是生活中的一件麻煩事而已。可是你知道嗎?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全世界大約10﹪的成人至少感冒一次,而每年大約2050萬人死於流感。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估計每年大約有5萬美國成人因肺炎而就醫,此外每年還有20萬人感染A行肝炎。曾因食物引起的疾病而導致腹瀉、嘔吐的大約760萬人,其中5前多人死亡。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指出感冒併發症還會引發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哮喘等嚴重疾病。另外,近年爆發的SARS,主要症狀為發燒高於38℃、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和感冒幾乎完全一樣,稍不注意,病情就在忽略下惡化,雖然已經嘗試使用幾種藥物,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無較具成效的建議用藥或治療方式,一般用來殺死細菌用的抗生素對病毒並沒有效果。

沒有藥物能真正治好感冒:感冒藥不過是抑制症狀,感冒藥、止咳糖漿、抗生素和止痛劑等是無法治療感冒的,因為大部份的感冒是病毒感染,而感冒藥只是抑制一些症狀,而病毒仍然在病人體內不停的亂竄。事實上,服用感冒藥還有可能延長感冒期。

打噴嚏、流鼻涕和喉嚨有痰,是我們身體以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它正在將病毒噴出體外,鼻水和痰液中也有許多被捕獲的病毒;因此,當你止住的不是感冒,只是暫時抑制了症狀。用藥物止住打噴涕的同時,也阻止了將病毒排出體外的過程。

不要隨便吃退燒藥:人不會無緣無故發燒,它是免疫系統在努力工作的信號,一些如引起感冒病毒入侵時,需要較涼的環境滋生繁殖;在感染期間,免疫系統會分泌特殊物質使人體溫升高。這樣能減緩入侵者繁殖的速度和能力。當出現輕微發燒時,很可能你的身體正竭盡所能消滅入侵者。而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的使用退燒藥,就可能使免疫系統在戰勝入侵者的任務上,帶來更大的困難;此外,體溫升高還能增加免疫細胞的生產和活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體溫過高也會因為改變了身體的酵素而對身體帶來損害。

咳嗽幫助我們排出病毒:通常咳嗽被認為是普通的免疫反應,就像打噴涕時把鼻子中的病毒噴出一樣,咳嗽是將肺和喉嚨中的病毒排出。咳嗽還能有效清除呼吸過程中的疼痛或阻塞物體。排痰性的咳嗽能夠從喉嚨排出大量的痰液和微黃的膿液,從而幫助我們除去體內感染的物質;不過專家建議,如果咳嗽連續超過兩個星期或發生在兒童身上時,應該前往醫院詢求專業醫師的診治。

病毒與細菌構造不同:細菌的體積遠大於病毒,約0.1微米到10微米不等,而病毒通常更小,只有0.020.2微米,如果把病毒比為一個人高,那細菌就像一座10層高的大樓了。與病毒相比,細菌是比較複雜的生物體,它們有生命,並具有一切必要的遺傳機能以進行繁殖,約2030分鐘就會一分為二進行繁殖,病毒只具有蛋白質膜和為數不多的DNARNA等遺傳物質,通常被歸類為非生物體,需要入侵一個細胞做為宿主,並利用宿主的遺傳物質進行繁殖,病毒本身不能進行繁殖。

  新興疾病多是由病毒所引起:大多數細菌對人體是無害的,生活在無數種細菌包圍下,這些細菌存在於我們腸、皮膚及所有身體孔隙中,幫助我們阻擋引起各種疾病的細菌進入身體,還能幫助生產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K。前僅發現30餘種細菌對人體有害,研究認為大部分新發現的疾病都是由病毒而非細菌所引起。多數有害細菌和病毒是透過近距離直接接觸傳播的,如不清潔的手將細菌或病毒傳到鼻、口和眼睛。因此,我們普通的日常行為如接觸門把、桌面等都能使手沾上無數的微生物,進而威脅健康。

  戴口罩能保護我們免受感染嗎?常見的口罩能夠過濾3微米以上的細菌,病毒具有可濾過性,且小於0.2微米。醫護人員所用來抵抗SARS冠狀病毒的N95口罩能夠過濾0.3微米以上的微粒,但研究顯示病毒通常只有0.020.2微米,因此這種型號的口罩是否有效具爭議性。

病毒、癌症、愛滋病與免疫系統的關係:

  癌症:大約20%的癌症與病毒有關,而其中的80%是子宮頸癌和肝癌。癌症是基因錯誤引起的疾病,一些病毒透過使宿主細胞的染色體組織發生病異以引發癌症,這些變異使宿主細胞繁殖不受控制,首先是單個細胞產生異常變化而轉變成癌細胞,接著這個癌細胞成倍增加,不久腫瘤開始變大,並且壓迫周圍組織,這個腫瘤並擴散至全身,值得慶幸的是,人體自身具有發現並修補或抵禦及改變細胞的能力。然而,儘管人體自身具有一定的抵禦能力,但一旦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就可能導致無法有效的抵抗並戰勝這些癌變細胞。例如皰疹家族成員-伊波病毒與淋巴瘤的產生有關。B型肝炎病毒與肝癌有關,HIV與卡波西式瘤有關,而人類乳突狀病毒與生殖器與子宮頸癌有關。腫瘤一般分為兩類:一是惡性腫瘤或是癌腫瘤,一是良性腫瘤或非癌腫瘤。惡性腫瘤最顯著的特性是它會擴散與轉移。換言之,一旦腫瘤開始在體內生長,癌細胞就會隨著免疫系統的淋巴液或血液轉移至人體的其他部位,並開始在新的地方形成腫瘤。

  並非所有的腫瘤都是惡性的,良性腫瘤通常不會危及生命,其腫瘤細胞也不會無限制增長或擴散。一般而言,良性腫瘤細胞在許多情況下生長緩慢;然而,有些良性腫瘤生長也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堵塞或壓迫周圍組織。當然,有很小一部分的良性腫瘤可能會演變為癌症。由於良性腫瘤可能引發種種的問題,探測腫瘤生長的位置以及加以防範是十分重要的。

愛滋病(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愛滋病毒在人體內看來就像一宗神秘謀殺案中盤根錯結的佈局,正在進行一場詭詐欺瞞的致命遊戲-愛滋病毒在患者的體內正進行著緩慢而明確的自殺行動。一旦病毒進入患者體內的白血球中展開襲擊,便會開始進行複製的工作,這些病毒是機伶的恐怖份子,因為它們罩上了一層蛋白質的偽裝,使得身體本身與病毒對抗的防衛機構(抗體),產生混淆而誤將它們視為「自家夥伴」。A.I.D.S是由人體免疫不全病毒(HIV)所引起的,此病毒攻擊人體的部分免疫細胞。一般病毒的繁殖都比植物或動物快上萬倍,但幾乎沒有像(HIV)繁殖那麼快,當它遇到免疫系統時,很容易可以產生變化,使人體無法對抗任何形式之感染。(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