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空性

今天是20211223(星期四),板橋是陰時多雲偶雨的天氣,溫度17~19℃濕度很高,我和太座依舊到山上吸取新鮮的空氣,因為我們深信,人體每天都必須保持勤勞的習慣,特別是身體裡數以千億計的細胞,都需要透過運動來活化細胞的運作。

心經7.jpg

今天特別延伸前幾天所談「心經」的持續探討;以前多次談心經,提及人的生病來自業,而業又來自於心。所以,「心經」自始至終在為我們闡示:「如何明白我們這顆心的空性?」而我們必須了解「空性」並不是沒有的性;而是無所不包的性。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實際完整的講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這五蘊都離不開虛空,而虛空也包括了五蘊;具體的說,就是虛空可謂包羅萬象,也就是無所不包。其大如宇宙,也就是上下四方乃至古往今來;其小如我們身體裡的每一個小小的細胞,都與五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然,一個國家的成敗,自然也離不開五蘊的成、住、壞、空。

今天不探討宇宙、地球、國家,僅談我們個人的在年過從心所欲之年後,莫名其妙遭受車禍之災並要忍受疼痛之苦;大多數的人會認為很倒霉,而昭無妄之災。如果從「心經」五蘊去探討,不難了解其中的根本原因了。所謂五蘊是隱含在我們的身體裡,時時刻刻都與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每天過著日子卻從沒感覺到它們的存在,與我有那麼重要的關係;五蘊觸及的範疇,對人而言又包括了物質與精神層面。像色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鼻子所嗅到的味道,舌頭所品嚐到的味道,身體所觸碰的物體等等所有物質世界;至於意所產生的各種念頭,進而所展現的作為,就形成了精神世界。

再進一步說,這五蘊的活動又受到四大「地、水、火、風」的因緣合和而時時刻刻有所改變。就人來說,所謂「地」就是我們的骨骼、皮、肉,「水」就是身體裡的血液、汗液、尿液、淋巴液等等,「火」就是心臟運作所產生的的能量,風就是肺臟吸入與排出,甚至紅血球細胞運送的氣體等等。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身體運作,卻時時刻刻在主導我們整體的正常工作;如果其中有任何一個地方出了問題,那麼身體的運作自然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所以「四大」講究的是相互調和,則整個身體就是健康如常;反之,則自然會產生不可預期的災禍。

舉例來說:我為什麼會莫名其妙在陪朋友到旅遊區去郊遊,在下車的過程,被一位冒失的駕駛開車撞傷;仔細想想,如果當時我只要在過馬路,稍微慢一點並向後看看是否有來車?這個車禍一定可以避免。另一方面來說,這位朋友的到訪,是否可以請其他人或同學協助陪他到附近旅遊,當然也能避免這場車禍。再更進一步說,這或許是過去乃至前世所創造的業障,導致今世迎接這場必然會發生的車禍。凡此總總,我們都要從自我檢討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這場車禍的成因與結果;因為,世間多少不幸的人因為車禍而往生,就連檢討反省懺悔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心經在後段提醒眾生:「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只要按照大智慧走成佛到彼岸的路,就能心無罣礙;而因為心無罣礙,所以就沒有恐懼害怕的心,更能遠離一切的顛倒夢想,進而達到清淨無染寂靜的境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最珍貴的地方就在於,長時背誦甚至朗讀、書寫,能在淺移默化之下逐漸讓我們堅毅的性格改變,進而洞悉宇宙乃至國家、個人的問題所在;因為,當我們能明白體悟身體裡小到細胞的運作狀態,就可以放大視野洞悉世間其他的概況。目前在車禍之後,受傷的部位疼痛是必然的,請用感恩、善解、懺悔的心,放下「妄想、執著、分別」的心,每天朗讀背誦心經,相信很快可以度過疼痛的過程期,正是「人間紛紜幾曾閑,此心擾擾何時安?放下五欲煩惱袋,憶佛念佛觀自在。」

祝福同學們:「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Cjmchang 2021.1223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