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四維

今天是0912(星期四),明天就是中秋佳節了,在此祝福老友們:「佳節愉快、吉祥如意」!昨天在LINE群組看到老友傳了一張珍貴且讓人感動的照片,那是高雄市家長協會推動彰顯「四維」,並將「禮、義、廉、恥」匾額重新張掛,讓吾人看了是如此這般的親切與熟悉!四維是我們國家重要文化瑰寶,讓我們再熟悉一下四維對國家的重要性:

中秋節快樂.jpg

禮義廉恥.jpg

 

四維是中國傳統文化,更是人與人互動維繫的根本之道;「四維」之名出自古齊國管仲《管子》一書,該書將「禮、義、廉、恥」稱為國之「四維」;牧民篇有如下文字應為「四維」的源起:倉廩(ㄌ|ㄣˇ)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四維的解釋

「禮」:即是合理合宜,有節有禮,也就是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的「不逾矩」;儒者通過「省吾身」以避免行為「踰矩」,直到「從心所欲」卻能,「不逾矩」,達到王陽明所謂的「此心光明」的境界。這個理是人本的天理,合禮就是合乎天理,不傷天害理,天理的標準就是仁,儒家講究「學以致用」,學養能夠達到「仁」的境界,行為必然合乎「禮」。

「義」:即是宜,也就是行為正當,合乎正道。

「廉」:凡事堂堂正正,坦蕩無遮,能如是,則貪贓枉法之事何由發生?

「恥」:是不盲從,知道取捨之道;因此,能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因為根據仁的標準決定取捨,所以沒有邪惡的行為。儒家運用道德約束人們的行為,最基本的就是達到不違仁, 就是王陽明說的「致良知」。

回朔民國二十三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在南昌行營發起「新生活運動」,特以禮、義、廉、恥作為部隊日常生活之準則,並將其重新解釋為:「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別,「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抗戰時期,又另解釋為:「禮」是嚴嚴整整的紀律,「義」是慷慷慨慨的犧牲,「廉」是實實在在的節約,「恥」是轟轟烈烈的奮鬥。後來政府又將禮、義、廉、恥,規定為全國各級學校的共同校訓,可見其對四維之重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jmchang 的頭像
    cjmchang

    明珠創意空間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