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老年的到來?

今天是1129(星期五),板橋是一個乾冷的天氣;一早,在同學群組看到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英國作家莫里斯,的短文《人老了是什麼感覺》」,年輕人問他:「人老了是什麼樣的感覺?」作家一下子怔住了,因為還從來沒有想到過,而自己已經老了。很多時候,對自己的身體感覺到絕望:「滿臉的皺紋,鬆弛的眼袋;常常看到鏡中老態龍鍾的自己而感到震驚,但不會為這些事情痛苦不堪。」

面對老年的到來.jpg 

其實,對一個寶島台灣民國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恐怕絕大部分的人和莫里斯有同樣的感覺:「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已經老了,即便是年齡老了,可我們的心態並沒有老的感覺。」依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滿65歲稱為老人,即所謂的銀髮族;而人從壯年轉入老年,在老化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變化:()體力消耗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恢復。()高血壓情形普遍,心臟瓣膜缺乏彈性,血管會縮小。()呼吸系統效能減低。()感官功能衰退。()平衡力衰退。()記憶力減退。以上都是普遍的老年人狀況。

猶記得家父高齡八十餘歲,還能以毛筆書寫完整馬太福音全篇,並且八十三歲後旅居大陸長達十五年;期間旅遊新疆、甘肅、東北等地區。那是父親九十五歲那年返台時,下飛機坐著輪椅出關時,我一愣問父親:「爸!是不想再走路了嗎?」父親首次無奈的說:「真的是老了,走不動了!」我說:「那就好好輕鬆一下吧!」父親一路走到九十八歲,在睡夢中安息主懷!從我一路看父親的生活概況,我確定的是:老是心理狀態,如果內心深處沒老,恐怕九十歲依舊是生龍活虎,因為父親九十歲哪年還能和我們打羽球、桌球呢!時至今日,我一直學習父親的良好作息、良好飲食習慣、運動習慣、正信的宗教信仰。所以,我雖然已經進入老年,卻享受老年的生活,一切行動自由作主,專心一意與太座過著支配自己時間的日子,來去無約束灑脫為自己而活。我們都老了,我們的夫人也老了,我們要坦然面對未來的日子;人生只是個自然老化的過程,雖然我們出生在兵荒馬亂的國共鬥爭期間,卻享受了寶島發展的果實。未來往生我卻可以有所選擇,我們何其有幸,能在佛法昌盛的寶島,學習佛法進而深入佛法;期待,有朝一日能超脫六道輪迴,那何其有幸而不妄來此一生做為人。

祝福大家:「掌握今天,活在當下,活得健康,

活得快樂,活出品質,活出精彩!」

Cjmchang 2019.1129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