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關心自己的「身、心、靈」?

今天是0817(星期一),時序已經進入立秋的序列,和太座漫步在林間,清晨的山林吹著略微絲涼的清風,蟬兒稀疏的鳴聲,明顯的感覺秋意已近;近一周以來,台灣重要的新聞不外高雄市長的補選、新冠肺炎持續蔓延擴大、中共在台海軍事演習、美兩條航母在南海巡弋挑釁,企圖挑起戰端以利川普低迷的選情等等。我沒花太多時間關注在這些新聞上,我關注的重點在觀賞品味台大教授「蔡璧名」的演講,從中了解體會:如何關心自己的「身、心、靈」?對於我們已經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來說,關心選舉誰當選固然很重要,可絕沒關心自己的身體來的重要;新冠肺炎病毒的剋星,就在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打仗與否?正像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般,我們真的奈何不了的,我們真正要關心與照顧的還真就是自己的:「身、心、靈」。

陶冶身心靈.jpg

好像是昨天,老同學在群組的PO文是這麼說的:「據殯葬管委會統計,靈骨塔的骨灰罈平均放50年後就沒人理了,很無情的對話,但卻是事實,看看吧!人生道理大家都聽得「懂」,卻很少人聽得「進」。大家都看得「透」,卻很少人看得「開」。人生海海,看開點;計較到頭來還不是只剩一堆白骨,還不如開心地過每一天。」

感恩自己能還有一口氣在,得把握與人生互動的真實感與快樂!人一生出來就開始倒數計時了,總共不過就兩萬多天,好好的活,珍惜把握的,活著要對得起自己這顆心靈,孝養很重要,身體保養更重要,飲食要關心營養,或要活得自在。忘病不等於不積極治病,而是不要被疾病壓倒,更不能喪失戰勝疾病的意志;據說,由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的疾病佔80%以上,即使是癌症也存在自然消失的概率,然而奇蹟只可能發生在那些,精神沒有被疾病壓垮的人身上。現代人越來越容易患各種各樣的病,是因為不注重健康嗎?不是!因太多人把精力花在養生上,但這種想法是單純地把身體看作一個機器,忘記了身、心靈一體。

可是,要知道關心自己的「身、心、靈」健康,絕非嘴巴說說就能達成的,而是必須付出實際的行動方能成其功,以下就是這二十餘年來我自己的體會所的:

一、良好的作息:長期勞累的工作是身體衰弱的罪魁禍首,上了年紀,每晚上10時前一定要睡覺並且睡著;而且每日睡眠時間必須超過6~7小時,注意超過8小時也不是很好,清晨5時就要起床了,給自己一點運動的時間。

二、良好的運動習慣:每天至少要全身性的運動至少要一個小時以上,爬山是最好的運動之一,其他像是到運動場小跑步、快走、拉筋、甩手運動等等,對強化我們的新陳代謝都有極大的幫助。

三、良好的飲食習慣:身體要維持一定的運作必然是靠良好的飲食習慣,以補充營養所需。小小口慢慢吃,享受食物吃在嘴裡的美好氣紛,切勿囫圇吞容易愈吃愈快,愈吃愈多。養成只在餐桌進食的習慣,避免吃零食的惡習,可以幫助你戒掉隨時隨地都想吃東西的「癮頭」。選對食物,不要邊吃邊聊天或看電視,這樣會不知不覺吃下過多的食物。不要以食物作為發洩的工具,心情不好就拼命的吃,結果身材走樣,心情變的更差,惡性循環的結果,是愈發肥胖。

四、心靈調適: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擁有靈性的動物,人體的運作除了身體內食物轉化成營養,經由血液流到體內各部提供所需之外;健康的心靈是讓我們這套身體能源工廠正常運作的關鍵。正道的宗教信仰,是幫助提昇心靈的方法之一;網路慎選好的網站,如「蔡璧名」教授的莊子哲學,能陶冶我們的心靈。

祝福大家:「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

Cjmchang 2020.0817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