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昨天0630(星期五),晚餐時太座就告訴我,廚房的洗菜琉璃台水道有點阻塞,請我用完餐後清洗一下;其實我多年以前就自己購買了清洗下水道的不鏽鋼軟管,每半年左右下水道有阻塞情形時,我都是自己清理。除此之外,浴室的水道在一定時間也會被髮毛阻擋,我也是自己清理保養,讓家人每天都能生活在順暢的環境裡。

黃山之美.jpg

今天是0701(星期六),利用週六時間去探望一位老朋友,這位老友在上個月初,突然一天的上午在陽台活動,感覺胸口很痛、非常痛,趕緊搭計程車到林長庚醫院檢查;經心臟血管檢查結果,一條血管阻塞必須立即動手術,於是在阻塞之處裝了一個塗料支架。從此以後,每天必須吃抗凝血藥物,心情自然是很沮喪,不斷地說:「我這麼注意身體的保養,為什麼我的心臟會出問題?」

仔細想想,一般的家庭大約在半年之內,很自然的浴室、廚房水道會有阻塞情形;而我們身體的血管可分動脈、靜脈和微血管等三種,如果將人體的所有血管接成一線,據估計大人的血管總長度約為九萬六千公里,地球一周是四萬公里,剛好是兩倍以上;換句話說,人體血管的長度足夠繞地球兩周。當然,人體的血管如果發生阻塞情形,不能像我清潔廚房、浴室下水道用軟管清潔;必須以醫學方式處理,裝支架、血管繞道手術等等。但是,我們不希望自己發生心臟血管阻塞,為什麼別人不會阻塞?我會血管阻塞呢?其中必有其原因之處!根據成大醫院〔蘇珮琪〕營養師的建議:

大部分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者聽到需「飲食控制」時,直覺地認為這種飲食一定會很難吃,不僅難以接受甚至予以排斥,其實要藉由飲食拒絕肥胖、控制體重、控制血壓、降低血脂肪等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把握住幾個原則,便能輕鬆上路,並享受低鹽、低油、高纖維的美食。

原則一:降低油脂。食物的選擇上,除了「看得見的油脂」食物,如:肥肉、培根、雞鴨皮、豬皮、魚皮及各種烹調油等要避免選取外,更應減少「看見的脂肪」的食物,例如:瓜子、花生、腰果、松子等含油量多,應限制食用。另外對於食物的烹調製備方式,亦應拒絕油膩膩的食物,尤其是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因此烹調方式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燒烤或清燉等,還是能製作成多樣 化、味美的菜色。

原則二:減少鹽分的攝取。鈉是礦物質的一種,主要是控制體內水份的平衡,當攝取過多時,會使水份滯留在體內,增加血壓及心臟負擔,因此限制鈉量是預防高血壓的重點。鈉的最主要來源是食鹽,為避免或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平時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降低調味料的使用,包括食鹽及味精。除此之外,最好也能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包括:內臟(腦、肝)、牛油製成的麵包、蛋黃酥或餅乾等,則每週以不超過攝取3個蛋黃為原則,才能同時避免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

原則三:減少精緻醣類的攝取—降低甜食。尤其是糕餅、小西點、甜飲料等富含高熱量甚至高油之食物,宜少吃,以便有效地控制體重,減少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

原則四: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多吃高纖維的蔬菜食物、多選擇全榖類食物、或未加工的豆類,如葉菜類、竹筍、蒟蒻、糙米、燕麥、全麥麵包、黃 豆、紅豆、綠豆等,不僅可以預防便秘、降低血壓、還可減少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但一般市面上的餐飲,常為了菜色的美觀,不是蔬菜含量很少,便是烹調用油含量很高,反而容易引起血脂過高,因此在多吃蔬菜的同時,亦應降低油脂。

除了飲食的調適,飲食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及常吃零食,同時適當地調整生活型態,勿吸煙、少喝酒,多運動或增加活動量,也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心血管相關疾病之方法。為了您的健康,為了家人的安心,就從現在開始重新調整您的飲食習慣,做個健康吃的快樂人吧!

祝福您:「健康平安、如意喜樂」!

Cjmchang  2017.0701 圖文:潔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jm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